工贵其久
业贵其专
&
您的位置:
> 详情

社区从这10个方面发力,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

发布日期:2024-10-15 12:55:34   来源 : 应急圈    作者 :《应急圈》编委会    浏览量 :91
《应急圈》编委会 应急圈 发布日期:2024-10-15 12:55:34  
91


基层社区、村镇等是灾害发生时的直接受影响区域,也是最早接触和应对灾害的层级,必须强化的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,才能确保在灾害初期迅速、有效地进行应对,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。

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》,明确了社区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发力点!


主要涉及以下10个方面:


一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


意见中强调要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”。在县级党委和政府组织领导下,乡镇(街道)(含开发区、工业园区等各类功能区,下同)和村(社区)依法依规开展巡查巡护、隐患排查、信息传递、先期处置、组织群众疏散撤离以及应急知识宣传普及等应急管理工作,做到预防在先、发现在早、处置在小。


二、强化智能监测预警


意见中强调要“强化智能监测预警”。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建立风险隐患“一张图”,畅通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,落实直达网格责任人的预警“叫应”机制,综合运用应急广播、短信微信、智能外呼、鸣锣吹哨、敲门入户等手段,及时传达到户到人。


三、做实隐患排查治理


意见中强调要“做实隐患排查治理”。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配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重点检查,做好日常巡查,推动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自查等制度,突出防御重点,盯紧基层末梢,着重开展“九小场所”、农家乐、经营性自建房、在建工地、燃气、低洼易涝点及城市地下空间、江河堤防、山塘水库、尾矿库、山洪和地质灾害危险区、森林草原火险区等风险隐患排查,提升排查专业性。


四、广泛开展科普宣传


意见中强调要“广泛开展科普宣传”。加强科普读物、动漫游戏、短视频等公众教育产品开发推送,采取案例警示、模拟仿真、体验互动、文艺作品等形式,深入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家庭,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,培育安全文化。


五、常态化开展预案演练


意见中强调要“常态化开展预案演练”。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每年至少组织1次以先期处置、转移避险、自救互救为重点内容的综合演练,高风险地区要加强防汛、防台风、避震自救、山洪和地质灾害避险、火灾逃生等专项演练。


六、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发布


意见中提出,要落实企业、学校、医院、村(社区)等基层单位及时报告信息的主体责任,加强多渠道多部门信息报告,强化信息互通共享,不得迟报、谎报、瞒报、漏报。按照有关规定及时、准确发布信息,积极回应社会关切。


七、统筹做好灾后救助


意见中提出,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协助做好救灾资金和物资发放、卫生防疫、抚恤补偿、心理抚慰以及恢复重建等工作。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,重建家园。


八、强化物资保障


意见中强调要“强化物资保障”,在重点区域和高风险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配备卫星通信终端、险情监控、救生防护等必要物资装备。


九、加强科技赋能


意见中强调要强化系统集成,加强数据融合与分析应用,为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提供隐患辅助识别、预警预报自动提醒等智能服务。加强“断路、断网、断电”等极端状态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。在基层推广配备“小、快、轻、智”新型技术装备。


十、推进标准化建设


意见中提出,鼓励地方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村(社区)综合减灾等工作。加快基层应急力量配置、场所设施、物资装备、应急标识等标准化建设,做到力量充足、设施完备、装备齐全、标识一致、管理规范。




咨询热线: 17799828928
对外合作: 17799828928
联系邮箱: conny_zheng@163.com
联系QQ: 84051209
微信二维码
快速导航 :
友情链接 :
指导单位 :
中国国际贸易会促进委员会、中国国际商会应急与消防产业工作委员会、中国消防协会、浙江省消防协会、浙江省贸促会、浙江省政府采购联合会、浙江省政采云有限公司
&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